跳到主要內容區

國立成功大學 National Cheng Kung University

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 Gender Equity Education Committee

banner

最後更新日期

2024-09-20

[105性別論壇-專題講座] 03/07 《讓心中的女孩走出來─我是曾愷芯》

[105性別論壇-專題講座] 

主題:《讓心中的女孩走出來──我是曾愷芯》

時間:105/ 3/7(一)18:30-20:30

地點:學生活動中心B1國際會議廳第一演講室

主講人: 曾愷芯  (臺中一中生物老師)

活動紀錄

  「跨性別就不正常嗎?」曾愷芯老師以這麼一個問題,揭開此次演講的序幕。

  這個問題,是從一本描寫跨性別的外文小說The Art of Being Normal而來,中文本譯做《對不起,我不正常》,書中的青少年主人翁向雙親坦承自己是跨性別者時,說了書名的這一句話,認為自己不像一般人而會讓父母傷心、失望,然而,小說主角的雙親覺得他不該為這件事情道歉,並且願意瞭解、陪伴他一起走未來的路。曾愷芯老師從這個小說內容入手,對比跨性別青少年在臺灣的處境,常常是不被接納、受到歧視與排擠。接著,關於「性別」的多元性,老師作了詳盡的解釋。

  跨性別者的辛苦,除了生活中受到汙名化、歧視、排擠的壓力,還有「轉變生理性別付出了什麼?」有些人在青少年時期被家裡面發現,因為社會的不友善,被逐出家門,成了中輟生,為了籌錢生活及完成變性手術,可能就投入了不需要學歷限制又能快速賺錢的色情行業。有些人則是因為過去變性法令的嚴格規定,在術後的性器官重建手術中因失敗而造成後續的許多問題,也有人無法再繼續成受社會的壓迫而選擇輕生。

  老師提出了這些例子,引出自己的經歷。從小就渴望能夠成為女生的曾愷芯老師,對於與生俱來的性特徵一直有不悅感,也覺得與女生(「同性」)相處比較自在,但是因為上述等種種辛苦的擔心,在求學階段未曾表現出明顯的跡象,幾乎很少向朋友透露,一直隱藏、拘謹而「正常」地生活著,想要未來有穩定的工作,默默存錢籌手術費。後來畢業後先到私立學校任教,意外被學生發現搽指甲油,被學校關切。後來在中一中,所幸有同事與學生們的接受和支持,讓她能做自己。

  最後,老師分享了「跨性別」相關的電影以及紀錄片,像是最近上映並且獲得眾多獎項的《丹麥女孩》,充滿意外旅程的《窈窕老爸》、真實事件改編的《男孩別哭》,以及紀錄片《TRANS》等,讓同學們能透過影片,對於「跨性別」有更多的瞭解。

節錄同學提問與曾愷芯老師回答

Q:家庭是否認同、身邊朋友及學生的支持嗎?

A:自己的母親仍然無法認同,但也只能自能自我安慰現在很多男生也留長髮、作中性打扮。覺得自己的運氣滿好的,有很多人支持,但也相信自己不是特例,社會的接受度應該會愈來愈高。

Q:亡妻對此事的看法?

A:雖然在妻子生前未曾提及,但偶爾有顯現,妻子大概隱約知道,不過並沒有因為性別認同造成夫妻相處困難;至於生小孩,自己很喜歡小孩,但認為一切隨緣,加上後來妻子生病,自己年紀也大了,對於是否要生小孩也沒有太多的想法。

Q:從生理的男生變成女生,對心理層面的意義是什麼?

A:變性手術把原本厭惡、不想要的器官拿掉,而能夠擁有想要的,雖然沒有實用的功能,卻是一種重要的象徵意義。

  曾愷芯老師以眾多不同的生命故事,揉合自身經驗,向大家分享跨性別的歷程,使跨性別者被看見、瞭解,更希望能藉由這樣的分享,讓社會能聽見多元的聲音,擁有同理與包容。 

活動集錦:

[105性別論壇-專題講座] 03/07 《讓心中的女孩走出來─我是曾愷芯》

瀏覽數: